HandBrake 是一款开源免费的视频转换软件,它体积小巧,有着丰富的预设,支持多种视频编码,支持 Windows/Linux/macOS,并且自带中文。
官网:handbrake.fr
更多截图:
在首次使用时,你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预设,或者调整默认参数,保存为自己的预设。
调整完毕后点击“开始编码”就会开始转换了。
如果需要截取视频片段,可以把“范围”改为“秒”或“帧”,就可以设置要裁剪的范围了。
HandBrake 支持从一个文件夹中添加多个视频。你可以打开一个文件夹,或者把文件夹拖到 HandBrake 里。在你添加了多个视频之后,可以通过“标题”下拉选择框来选择视频,并点击“添加到队列中”按钮来创建一个任务队列,这样可以一次性转换多个视频。
点击“添加到队列中”按钮右侧的下拉箭头的“全部添加”可以把所有视频全都放到队列里,不用每个视频都点一次。
设置好任务队列后,点击“启动队列”按钮就可以开始转换了。
尺寸设置:
编码设置:
质量设置里有固定质量和平均码率两种方式。
在设置中可以看到 HandBrake 支持 Intel、AMD、NVIDIA 三家显卡的硬件编码器:
其实我之前是使用格式工厂来转换视频的,但是在我这台新笔记本上它无法使用独显编码视频,我就换成了 HandBrake,可以直接选择用独显的编码器。
默认情况下,HandBrake 会把转换结果输出到系统的“视频”库文件夹,如果你想修改默认输出位置,可以在设置中修改默认路径:
折腾转码的一些碎碎念:
我想把一些 1440p 高码率的视频通过压缩减小体积。我挑选了个有蕾丝内衣的视频,因为它有很多繁复的花纹,很适合用来肉眼对比画质。
这个视频的长度为 250 s,体积 3.99 GB。因为我想压缩视频体积,所以我先选择了更好控制体积的平均码率模式,设置为 20 Mkbps。
转换后体积为 603 MB,我对转换后的画面感到满意,毕竟码率高了想糊也难。
不过平均码率模式也有缺点,就是码率变化范围不大,静态画面和动态画面的码率差别比较小。
那么固定质量的画面能否平均码率更好呢?我开始使用固定质量模式来转换这个视频,这就比较花时间了,因为我转换了很多次来对比结果,从 30 多质量逐渐缩小到 0。
我发现固定质量模式下,随着质量的提高,文件体积的却增加的很少。在 10 质量时,文件体积是 603 MB(和 20 Mkbps 的几乎相同)。我原以为随着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文件体积也会明显增加,但是 0 质量时,文件体积依然是 603 MB,不过画质确实是在变好。
看来 H.265(NVEnc) 有点东西的,但是最高质量(0)的画质依然没有 20 Mkbps 的好。我看质量 0 的码率基本也是在 20 Mkbps 上下浮动的,我本以为它的画面会更好。感觉是编码器的锅。
下面是一些对比(左 20 Mkbps,右固定质量 0)
20 Mkbps 在复杂且繁密的花纹细节和颜色上,优于质量 0。画面上方从左到右有 3 团较为致密的图案,质量 0 的细节更为模糊且出现了一些“彩色”的偏色。
20 Mkbps 的缺点是一些本应是肤色的格子变成了灰白色。
在另一帧中,右图中质量 0 的手臂在画面左侧,手臂与背后绿色背景连接的地方被染上了绿色。而在画面右侧,手臂被绿色背景“同化”了一部分。
可以看出 20 Mkbps 在画面细节保留和色彩准确度上优于质量 0。质量 0 的模糊和杂色比较灾难,尤其是在轮廓边缘、色块交接的地方更为明显。
我注意到编码器预设里可以调整速度等级,从 Medium 改为 Slower 重试了一次:
编码时间大约是之前的 2 倍,文件体积几乎没变。画质比之前好了一点点,模糊、偏色等问题有了一定改善,但并没有质变,依然比不过 20 Mkbps 的。白忙活这么久了,看来 H.265(NVEnc) 的固定质量真的没救了。
之后我把编码器换成 H.265(Intel QSV),它的质量(ICQ)最低是 1,此时转换出来的视频体积比原视频还大。可见不同编码器的区别是很大的。
我调整它的 ICQ,28 的时候转码后的文件体积是 598 MB,比 NVEnc 的小 5 MB,但是画质却很好,不仅吊打了 NVEnc 的固定质量,也吊打了 NVEnc 的 20 Mkbps。
Intel 还是有点东西的。
最后我又测试了 QSV 在固定 20 Mkbps 的情况,文件体积 602 MB,画质也是吊打 NVEnc 的 20 Mkbps。
测试结果按画质排序的话:
- H.265 QSV 20 Mkbps
- H.265 QSV 固定质量 28
- H.265 NVEnc 20 Mkbps
- H.265 NVEnc 固定质量 0
对于本文中用于测试的这个视频,它们转换后的文件体积差距在 10 MB 以内。
不管是固定码率还是固定质量,QSV 的画质都明显强于 NVEnc。缺点只有转换耗时多一些。
之前我以为独显性能比核显强,转换视频也会更强,结果只是强在了速度上,画质却还不如核显。
而在两种编码器内部对比,20 Mkbps 的画质都强于同体积的固定质量。看来在这个视频中,我定的码率有点高了。不过这并没有导致文件体积比固定质量的明显增多,所以对于这个视频来说挺好的。
但是有些视频使用 20 Mkbps 码率是不足以让画面保持清晰的,此时用固定质量会更省心一些。
完整对比截图: 转码画质对比3.zip
看了下后面
编解码硬解靠的是专用电路,和我们平常谈的显卡的性能没有很直接的关系
可惜我不是编解码组的,不然可以扯很多233
不过我看你比图的样子,有我们算法组的人看图那味了332
顺,单图的话,数值化比较你可以用PSNR,然后还可以试着找工具产生图片的diff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