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写于 2023 年 7 月。
我现在用的 Windows 11,挺舒服的,想安装 Debian 主要是体验和折腾一下。最理想的情况是它可以替代我对 Windows 的需求,但是这恐怕很难,所以我安装成了双系统进行了体验。
作为一个 Linux 小白,我先列出了常用的软件并寻找它们 Linux 是否有对应版本,或者有替代品。
整理好之后,我开始着手实行。
在安装之前,我忧心忡忡,担心驱动支持如何,桌面好不好用,软件生态如何。
安装后进入桌面,驱动齐全,桌面直接上手没有学习成本,内置中文输入法和许多必备软件,真的开箱即用,惊艳到我了。
折腾到后面,因为 NVIDIA 驱动和使用独显进行硬件加速搞得我身心俱疲,还没到尝试玩游戏的那一步就放弃了,格盘完事!
为什么选择 Debian
首先我不可能考虑国内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的“首个国产操作系统”,即使它们的本地化和开箱体验或许会更好。
尤其是当我前两天知道统信 UOS 启用 root 权限需要先在官网注册开发者账号(需要实名信息),然后再申请 root 权限的时候,我感受到了震惊。
先注册开发者账号,才能打开开发者模式,进而使用 root 权限。
Linux 的灵魂是什么?至少对个人用户来说,我觉得不仅是免费,更重要的是自由。如果是为了免费,难道我不能以免费的方式使用 Windows?像国产 Linux 这样,用着 Linux 还要被限制被审查,或许只有斯德哥尔摩患者才会乐在其中吧。
什么软件一旦被国内搬过来就完了,审查,无尽的审查毁了一切。上头的掌控欲真的离谱。今天可以要你实名制申请 root 权限,明天就可以设置应用白名单,后天就可以上传你的用户数据。不要幻想上头有“底线”这种不存在的东西。
把目光转向国外的众多 Linux 发行版,Ubuntu 我不想用,可能是不喜欢它的默认桌面给我带来的印象吧。但是它的社区和对小白的易用性可能是最好的。
Debian 我很中意,因为我的网站服务器就是 Debian(当然它没有安装桌面环境)。好像 Debian 需要比 Ubuntu 多折腾一些,但既然我就是想折腾,那么倒正合我意。
CentOS 由于它是 RedHat 的下游,而且运营味儿有点浓?我不想用。
Fedora 这会儿搜了下才知道它类似于 RedHat 的上游?额,但我倾心于 Debian 系。
Arch 系列大名鼎鼎的滚动更新模式,我知道自己玩不来,再见。
所以就选 Debian 吧!
安装过程
我先从磁盘里分出了 100GB 的未分配空间(就是没有建立分区的状态)。不过简单尝试的话不需要这么大,我安装时在默认配置的基础上增选了 KDE 桌面,安装完成后空间占用只有 7GB。
从 Debian 官网下载 Debian 12 的 netinst 镜像,体积为 738 MB。
https://www.debian.org/download
使用 Win32 Disk Imager 制作启动 U 盘,并在开机时选择从 U 盘启动。
在安装过程会连接网络,我之前担心它没有无线网卡驱动,但是 Debian 12 已经包含了常见无线网卡驱动,我的无线网卡 Intel Wi-Fi 6 AX201 可以正常识别并顺利连接 wifi。
之前版本的安装镜像里可能没有包含一些闭源驱动,需要自己下载对应的驱动放到 firmware 目录里,或者下载包含闭源固件的 iso 镜像。但是 Debian 12 的 firmware 目录下已经有了 firmware-iwlwifi_20230210-5_all.deb,所以 Interl 的无线网卡可以正常使用。
在进行分区的时候,选择之前建立的未分配空间,然后我选择了让系统自行分配,最终这样:
100 GB 的空间,系统分配了 30GB 的 / 根挂载点,1 GB 的 swap 分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小,可能有它的道理吧),70 GB 的 home 分区。
之后有一步让我选择镜像源,先选择中国,就会显示中国区域的镜像源,我选择了清华大学的(网址里有 tuna.tsinghua.edu.cn
的)。
安装到最后一步时,默认勾选的是最上面的“Debian 桌面环境”和底部的“标准系统工具”,然后我额外选中了 KDE Plasma 桌面环境。
联网下载所需的文件并安装,最后就可以重启了,重启时可以看到 GRUB 启动器,默认选项为 Debian。
进入登陆界面,已经适配了我的屏幕的 2560x1440 分辨率,不错。
Debian 我来啦!
初识系统
默认壁纸简洁优雅,系统界面和常用软件的翻译都做的很完善。终端里的命令帮助文档也是中文的。
任务栏
底部的任务栏布局确实和 Windows 的比较相似,对于像我这样从 Windows 转来的用户来说易于上手。
可以像 Windows 一样使用 Meta + 数字 来启动或切换到任务栏上对应位置的应用。
在任务栏上右键可以进行一些设置,比如不分组(平铺)。
默认情况下打开的应用和未打开的应用区别不够明显,分组重叠在一起的话更是看不出来,这方面不太好。
另外在刚使用的几小时内,鼠标放在图标上是预览不了窗口内容的,不清楚是为什么,后来好了。
在右下角一看,我惊喜的看到有默认安装的中文输入法,还有可移动设备、蓝牙、wifi、声音、还有个小箭头的控制中心,右侧是时间、日历和回到桌面。
开始菜单的风格也很熟悉,图标和质感都挺精致:
在开始菜单里可以便捷搜索应用。
切换窗口
Alt + Table 切换窗口时,窗口列表在最左侧:
我不喜欢这样,因为这使得视线离开了中心焦点,而且图标上下排列太紧密,标题挤在两个窗口中间,经常分不清标题是哪个窗口的,难以辨别。
虽然它的优点是切换到某个窗口时,窗口内容会显示出来没什么遮挡,但是它的效率还是太低了。在 Windows 上切换时经常可以提前看出哪个窗口是自己想要的,然后快速连按切过去。这在 KDE 上很难操作,因为光是分辨它们就很费事。
设置字体字号
系统默认的字体在我屏幕上看着有点小,很多都是 10pt 的,我给改成 12pt 了。
在系统设置-外观-字体 里面可以设置,而且应用后会即时生效,很棒。
安装微软雅黑字体
中文互联网上很多中文设置的字体是微软雅黑,但是 Debian 没有内置,所以有些网页看着怪怪的。
可以打开系统的字体管理设置,从文件选择字体,然后进入 Windows 的 Fonts 文件夹,选择 msyh.ttc 安装。
安装后,打开的应用需要重启才能生效。不过由于渲染方式的差别,与 Windows 上看到的效果还是有些区别。Debian 上更圆润一些,Windows 上更锐利。要说的话还是 Debian 的好看些。
内置软件
在应用商店的“已安装”里可以看到默认安装的软件:
任务栏上除开始按钮外,默认固定了四个应用图标,分别是:
系统设置
中文翻译很齐全,除了有些地方的问号图标上显示的帮助文字是英文,其他地方一切正常。
应用商店
Discover 软件管理中心,里面软件基本都是国外的,而且有些比较出名的软件也没有,可能是需要开发者主动提交到它这里吧。
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我遇到了问题,有时它会闪退,有时点击它却一直打不开。把它的进程杀了之后才能恢复。
资源管理器
也可以按 Meta(Windows) + E 打开资源管理器:
和 Windows 的资源管理器不同的是,KDE 的资源管理器默认是单击打开文件。
删除文件时没有确认对话框,不过不要担心误删,它同样可以按 Ctrl + Z 撤销操作。(它确实有回收站,不过没放在桌面,可以在开始菜单里搜到)。
我有两个 NTFS 分区,想要查看里面的文件的话,点击它就可以挂载,然后就能正常查看里面的文件了,非常方便。
在空白处右键,新建菜单里可以看到内置了 LibreOffice。
资源管理器支持多标签页,不过它没有“+”按钮,可以按 Ctrl + T 新建标签页,或者在标签栏上右键,然后选择“新建标签页”。
文件属性里可以直接计算 hash 值,可以直接检查校验和,这点比较方便。
不过有个地方我不太赞同,用户 home 目录里的文件夹名字是中文,而且只有中文。
什么意思呢?虽然 Windows 里用户选择的语言为中文时,库文件夹也是中文,但那只是显示的名字,本质还是英文的。
Debian 给设置成真的中文,在某些特殊的不支持中文输入输出的地方还是挺麻烦的,因为无法操作这些文件夹。要问是什么情况,比如我试图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执行了 init 3
之后,桌面消失,变成一个原始的全屏黑终端:
中文显示为菱形符号,而且终端只能输入英文,没法进去了。
Firefox ESR
版本 102, 语言适配了系统的中文。
内置的图片查看器
内置的图片查看器 GwenView 用起来也不错,按左右方向键可以切换图片,按 Ctrl + B 可以在底部显示缩略图列表,在左侧还可以显示图片信息或者编辑工具。
不过我不喜欢它,因为他不能设置成始终 1:1 显示图片。虽然在它的右下角可以设置比例为 100%,但是全屏截图此时却没有显示到全屏大小,这岂不是很奇怪?而且切换图片后就又变成了适应窗口。
标注功能挺齐全的:
不过矩形或圆形的边框有点麻烦,注意上图顶部一栏图标里有个油漆桶,它默认是填充模式,就是画个矩形的话是实心的,会把下面内容挡住。把它改为仅边框,才会变成边框工具。我觉得这两种还是分开比较直观方便。
内置的截图工具
按下 PrtSC 键会截取全屏并显示一个操作面板,你可以选择另存或标注等操作:(另存的快捷键是 Ctrl + Shift + S)
还有其他一些快捷键,比如 Shfit + PrtSC 是全屏截图并直接保存,Meta + PrtSC 是截取活动窗口并直接保存,Meta + shift + PrtSC 是手动截图。
直接保存截图后会显示一个通知,如果需要标注,可以在此时直接操作。不过在有需要的时候,这比起先标注后保存还是麻烦了点。
另外有一点和 Windows 上不同的是,按 PrtSC 截图后不会自动复制到剪贴板,所以你不能按一下 PrtSC 然后粘贴到 QQ 微信里。
可以在按 PrtSC 之后出现的操作面板里按 Ctrl + C 复制到剪贴板。
内置的文本编辑器
txt 或 md 文件默认都使用内置的 Kate 编辑器打开,它是一个高级编辑器,而且启动速度还挺快的。
看它的左边还支持 Git,跟 Windows 的记事本一比,我受宠若惊。
它默认的字号有点小,我按 Ctrl + + - 号能够调整缩放,不过退出后重新打开就恢复默认了。正确的做法是在它的设置里把字号改大,这样会始终生效。
它默认没有开启自动保存,可以在设置里开启。
它也可以作为一个代码编辑器。
不过它的一些功能还是没有 VSCode 方便,比如按 Ctrl + 上下方向键调整这一行的位置。超链接也不能点击直接打开。不能多列编辑,不能连续按多出相同的字符。Markdown 文件我没找到预览的地方。
我觉得还是 VSCode 更好用,不过用它编辑简单文本时还是足够用的。
内置的压缩软件管理器
内置的压缩软件管理器 Ark 可以查看和压缩文件。
支持解压时根据需要智能创建文件夹。
可以压缩为 7z 并且能设置密码,所以我应该不用额外安装 7z 了。
就是还不知道它能否解压 7z 的加密分卷文件,想来应该没问题。
内置的音乐播放器
鉴定为寄。
打开 mp3 文件,弹出了打开方式选择窗口,因为 KDE 内置了两个音乐播放程序。
第一个是 Drogon Player,我试了下界面和功能比较简单,但是它只能播放单曲,不能播放列表。
第二个 JuK 看起来功能丰富一些,支持播放列表:
但是它对于位于 NTFS 磁盘上的文件完全无法读取,所以无法播放。打开文件时即使定位到那个文件夹里,也无法看到和选取任何文件。
Drogon Player 就很正常。所以我想卸载 JuK,但是此时提示会同时移除两个重要依赖项,我就取消了,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桌面不是应该还有其他应用需要的吗,怎么会要卸载掉呢?
内置的视频播放器
鉴定为寄。
默认的视频播放器依然是 Drogon Player,它的功能很少,不支持播放列表,而且快捷键支持也很缺乏。
内置的终端
内置的终端是 Konsole, 支持多标签页(标签栏在底部),支持添加书签,还有 SSH 插件,所以连接 SSH 的话会方便一些。
不过既然支持了 SSH,如果也能支持 SFTP 那就真省事了。
但是我注意到它的设置项里没有代理设置,SSh 选项里也没有代理设置,那它里面的这个 SSH 需要走代理的时候怎么办?终端里可以用环境变量走代理,但这对 SSH 应该无效。
内置的任务管理器
是个叫做系统监视器的内置应用:
点击右上角的“编辑页面”按钮,可以进行一些自定义,例如增减一些监控项和传感器。
但是它有严重的 bug,你自定义之后,把它放着不动,过会儿回来看发现布局就乱了,可能多出来了什么部件也可能少了什么部件,真是乱七八糟。
第三方软件
这里是一些我在 Windows 上常用的软件,看看在 Debian 上能否替代。
梯子和代理:V2ray Clash
V2ray 的 Linux GUI 客户端没找到。
Clash 有:https://github.com/Fndroid/clash_for_windows_pkg/releases
虽然名字是 clash_for_windows,但是也提供 Linux 的安装包。在上面的页面里下载文件名里带 x64-linux
的压缩包,然后解压,把文件夹重命名为 clash,进入文件夹,运行 ./cfw
这个文件。
但是我倒霉的栽了跟头,写到这里时,最新版本 0.20.29
有 bug, 运行报错 Unsupported platform: linux-x64
。然后我想用谷歌搜索或者在 issuse 里查看有没有人遇到过同样的错误,但是由于我此时还未翻墙,导致 github 和 google 都打不开,反复折腾无果,我只好重启回到 Windows, 这才能打开 github issuse, 果然有人遇到同样的问题,解决办法很简单,只要换成上个版本 0.20.28
就可以了。
就这么简单的解决办法,因为未翻墙导致我在 Debian 上无法解决,他妈的大中华局域网该死啊!
另外使用梯子时经常会遇到鸡生蛋的问题,就是我想要翻墙,所以需要打开机场网站或是从机场更新订阅,但是我没翻墙所以打不开机场(机场也被墙了),所以没法翻墙。
还好 clash 有解决办法,把能翻墙的系统上的配置文件(yml 文件)拷贝到不能翻墙的系统里,然后在 clash 里导入配置文件,就可以使用订阅里的路线了。
勾选允许 LAN 以及随系统启动,以后就不用每次都从命令行启动了。
建议打开系统代理设置,在里面设置 Clash 的代理地址 127.0.0.1:7890
。
Firefox、Chrome 等多数软件都是自动跟随系统代理,所以它们里面就不用单独设置了。不过打开的软件需要重新启动才能应用系统代理的变化。
此外还应该在终端里设置环境变量,让终端使用代理,这对于 wget curl ssh git pip npm 等程序都非常重要。不过实际上我也没怎么用到过这些,因为我已经格盘了,哈哈。
export http_proxy="127.0.0.1:7890"
export https_proxy="127.0.0.1:7890"
Google Chrome 浏览器
这个我想应该是不存在问题的(前提是解决梯子的问题)。
前面装好了梯子,就用 Firefox 到 chrome 官网下载安装包,选择 deb 格式,下载后在下载目录里执行 dpkg -i
安装:
sudo dpkg -i google-chrome-stable_current_amd64.deb
安装完成后看到提示缺失了两个依赖,但是浏览器可以正常使用,唯一问题是在开始菜单里搜索 chrome 的时候,它的图标是透明的看不到的。但是任务栏里的正常。我在之后安装了这两个依赖:
sudo apt install fonts-liberation libu2f-udev -y
在 Debian 里,也可以在资源管理器里直接打开 deb 安装包,系统会用 Discover 商店打开它,在右上角可以执行安装或移除的操作。
不过这没有 dpkg -i
快,不推荐。
NVIDIA 独立显卡驱动
我有 NVIDIA 的独显,进入 KDE 桌面后,在系统设备里只能看到核显。我找到了个教程,按照步骤安装了 NVIDIA 显卡驱动:
https://linuxhint.com/install-nvidia-drivers-debian-11/
依次执行:
# 如果你的系统比较新,特别是比驱动更新时,建议先执行这个命令,因为编译内核模块需要对应的 Linux 内核头文件
sudo apt install linux-headers-cloud-amd64
# 然后执行
sudo apt-add-repository contrib
sudo apt-add-repository non-free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nvidia-driver
安装过程中会提示有内核模块冲突,按 Enter 继续:
安装成功后,看到日志的末尾几行有显示驱动版本号:
正在设置 nvidia-driver (525.105.17-1) ...
安装完成后,重启系统,然后在开始菜单里搜索 nvidia 打开它的设置软件,应该看起来像这样:
注意,这里需要显示显卡的详细信息才对。如果没有,那就说明不正常:
另外,还可以在终端中执行 nvidia-smi
命令查看输出,如果它能够显示显卡的信息,则是正确的:
否则,是错误的:
另外,如果重启时出现 modules-load.service 出错了,这也说明存在异常。
为什么我会有这么多错误截图,因为我折腾了快 3 小时,呵呵。
最后怎么折腾成功的呢?我觉得安装头文件是一部分,它解决了一个 modules-load 错误,但是还有一个,驱动依然是失败的。那一个是怎么解决的呢?
之后我又搜索解决办法,并且经历多次卸载、清除驱动然后重装,尝试数种方法,最后找到了个和 MOK 有关的文章,说是要在 BIOS 里设置,然后启动时验证什么的,最后我也没搞明白,就明白一点,安全启动时 BIOS 只信任了 Windows 的签名,没有 Linux 的签名,所以 Linux 的(新安装的?)内核驱动运行不起来。虽然我在 BIOS 里设置安全密码后,在启动时鼓捣出来了小蓝屏,但是依然没找到什么 enroll MOK 的地方,下面的两个选项好像也都没用。但是当我看到第二个选项,改变安全启动状态:
我他妈直接关闭安全启动,让你检查,还查不查了!关闭的时候它会提示 Enter password character (num),这个num可能是 1.3.5.4各个字母,代表的是安全密码的第几个字母,然后然后把这个字母输入就好了。关闭安全启动后,选择继续启动,进入系统一看,成功了!
检查是否安装成功的几个方法,全都对了。
但是这又有了新的问题,其实在第一次安装之后就出现了,就是外接的屏幕不亮了,系统设置里也识别不到。解决办法是安装 lightdm display manager 代替 KDF 使用的 SDDM:
sudo apt-get install lightdm
安装之后它会让你选择一个 display manager, 选择 lightdm,完成安装后重启系统。
重启后登陆界面变了模样,这是正常的,因为这就是 display manager 的作用之一。不过 lightdm 有点丑,你小子,是 GNOME 家的吧?
这个办法来自:https://askubuntu.com/questions/1105332/external-monitor-not-working-ubuntu-nvidia
但是用了 lightdm 之后,系统默认缩放变成 100% 了,我得手动改成 125%。
还有一种使用官方的 run 文件安装的方法,但我也失败了:
在 NVIDIA 官网可以搜索 Linux 的驱动:
下载之后是一个后缀名为 run 的文件,需要使用 bash 运行,执行如下命令可以安装:
# 注意替换文件名
sudo sh NVIDIA-Linux-x86_64-525.105.17.run
你以为这就是省事的方法了吗?那义务!
提示 X 服务在运行,安装不了啊,为了这个问题我又试了好久,什么结束 XWayland 进程啊,进入 init3 模式安装啊,还有啥杂七杂八的,全部以失败告终,无法解决这个错误提示。
本来我在安装 Debian 之前的事先调查中,就在 NVIDIA 官网搜到了 Linux 的 run 安装文件,我心想既然官方都提供了 Linux 的驱动文件,那岂不是很简单?呵呵,我太天真了。
虽然我最终成功装上了驱动,然后又设法点亮了外接屏幕,但是看视频时一直无法使用独显来加速,根本没有能设置用独显来加速的地方。从开机后我的独显显存只用了 70 多 MB,后面不管我怎么折腾都没变过。直到我把 lightdm 搞坏开机黑屏,我彻底放弃了。
无线网卡驱动 WiFi
Debian 12 的安装镜像里自带了 Intel 的很多无线网卡驱动,所以我的能直接用。
更早版本的 Debian 似乎没内置,如果安装时只能用 wifi 却又没驱动,就只能取消安装,自行下载闭源驱动放进去或者下载含有闭源驱动的安装镜像。
蓝牙驱动
Debian 12 内置了蓝牙驱动,默认会开机启动。我试了连接我的蓝牙耳机没问题。
不过蓝牙是 2.4GHz 频段的,如果 WiFi 也是 2.4GHz 的话,开启蓝牙会影响 WiFI 质量。所以建议在设置里改成登陆时关闭蓝牙,需要的时候再从右下角的控制中心里开启。
但是打开蓝牙后它不会自动连接蓝牙设备,还得对蓝牙设备点一下”连接“,不够便捷。
NTSF 驱动
我在 Windows 里存了很多学习资料,所以有必要能访问 NTFS 磁盘的文件。Debian 考虑到了双系统的需求,内置了驱动,使用的应该是 NTFS-3G。
在资源管理器里,点击 NTFS 磁盘,就可以自动挂载。
输入法:搜狗输入法
有 Linux 版本:https://shurufa.sogou.com/linux
不过 Debian 自带了个中文输入法,没有名字就叫”拼音“,也挺好用的,我就一直在用。但是它的字体有点小,而且它的设置项挺多的但却没有能设置字体大小的地方。
在设置-输入法里可以进行一些设置。
通讯软件:QQ 微信 Telegram
现在 QQ 出了新架构的内测版,Linux 也可以直接下载使用了,好耶!
https://im.qq.com/linuxqq/index.shtml
不过它的截图功能有点奇怪,刚安装好后是用不了的,点了没反应,现在可以了。大概是它安装时缺少了一些依赖(毕竟我是 deb 包直接装的),后来大概依赖给装上了就好了。
现在它按下截图快捷键后反应有点慢,不会很快出来。不过需要截图+标注一起的时候比系统自带的截图方便。
但是系统截图快捷键可以一键截图步并保存,这方面胜。
微信是没有 Linux 版本的,就好似张小龙没有马。本想以后折腾用 Wine 安装的,但由于我放弃了使用 Debian,此事不了了之。
Telegram 有原生 Linux 版本。https://telegram.org/
不过还是用 apt 安装更好些,先搜索一下包名 apt search teleg
,找到需要的包名是 telegram-desktop 然后安装:
sudo apt install telegram-desktop
不过它似乎无法应用系统代理,需要在它的设置里手动设置代理服务器。
下载软件:迅雷 IDM qBittorrent 百度网盘
我去迅雷官网看了,有以下平台的安装包:
- Android版
- iOS版
- Windows版
- Mac版
- NAS版
- TV版
很好,唯独没有 Linux。倒也不是必须用它,但有时候会用到,主要是下磁链,以及把文件存到云盘空间再下载很方便。实在不行就试试 Wine 吧。
IDM 指定是不行了,亏我还买了正版。用 Aria2 系列的软件代替吧。
qBittorrent 有 Linux 版本。
百度网盘 有 Linux 版本,还挺让我意外的。
由于我放弃了使用 Debian,此事不了了之。
音视频播放器:Potplayer
没有 Linux 版本,我试了几个其他的播放器都不满意。
sudo apt install vlc
sudo apt install mpv
sudo apt install mplayer mplayer-gui
sudo apt install kodi
VLC media player 的丢帧非常多,播放我的游戏录像视频卡顿非常明显。每显示 1 帧丢 3 帧。
我在它的设置里选择了硬件加速解码器,还是没有任何改变。显存占用从进了系统就没变过。
而且它的播放时虽然 CPU 使用率不高,只有 20% 左右,但是系统变得很卡。结束播放就恢复正常了。
mpv 挺正常的,就是界面简单,没啥可设置的。
而且它播放时系统也不会卡顿,是目前唯一能用的播放器。它也有一些快捷键,但是不够丰富,
mplayer 更是重量级,它不丢帧,但是播放速度变得非常非常慢。当我在它的右键设置里勾选了“允许直接渲染”后,它就变成了个 mini 模式,而且我取消勾选也改不回去了,我????
kodi(以前称为 Xbox Media Player)更是垃圾中的战斗机,用它打开视频直接告诉我播放失败。
然后看着它这个仿佛很牛逼的界面,想关闭却关不掉,发现已经卡死了。
最终我大失所望。就不说这几个都无法用独显加速,那核显加速呢?我看 mpv 很流畅不知是否用了核显加速,但 VLC 那丢帧的样子实在不像加速了。但问题是就算 CPU 软解,我的 CPU 也不至于解不动 1440p 60fps 的视频啊,怎么会那么卡而且导致整个系统都卡了?
另外就是我对视频播放器的常用要求上面没有任何一个软件能满足的。比如设置前进后退秒数,逐帧播放,按固定时间长度快进,快捷截图,播放列表支持等。
视频转换软件:HandBrake
有 Linux 版本:https://handbrake.fr/downloads.php
由于我放弃了使用 Debian,此事不了了之。但考虑到视频播放的表现那么糟糕,独显加速也没法用,所以我对它的实际表现也很怀疑。
视频剪辑软件:Shotcut
有 Linux 版本:https://shotcut.org/download/
同上
直播和录屏软件:OBS
有 Linux 版本:https://obsproject.com/download
由于我放弃了使用 Debian,此事不了了之。
资源管理器:XYplorer
这是一个增强的资源管理器,支持多标签页、多栏多列布局、优化的缩略图预览、对文件执行自定义命令等功能。
没有 Linux 版本,到时候找找看有没有类似代替品吧。
Debian 自带的资源管理器我觉得不太行。文件夹缩略图很拉。没有内置多列功能。
代码编辑器:VSCode
有 Linux 版本。
剪贴板增强软件:Ditto
它可以保存自定义数量的历史粘贴记录,可以显示多条记录以供选择,还可以在历史记录中搜索以找到以前粘贴过的内容。
它没有 Linux 版本,但 Debian 自带了个剪贴板增强,勉强可以用。和 Windows 的类似,按 Meta + V 可以显示剪贴板历史,但是选中之后却只是把选中项设置为当前剪贴内容,而不是直接粘贴。
Ditto 我可以选中历史记录,直接粘贴。Debian 自带的就得先选中,然后按 CTRL + V 粘贴,分成两步实在脱裤子放屁。
本地文件搜索软件:Everything
这个肯定没有 Linux 版本,找找有没有类似代替品吧。
Debian 自带了个快速搜索,Alt + Q 就可以在屏幕顶部显示一个快捷搜索栏。和开始菜单里用的搜索栏似乎是同一个。能搜索应用和文件,体验还不错。
截图软件:Snipaste
它没有 Linux 版本,找找有没有类似代替品吧。
Debian 自带的截图功能也不错,就是需要标注的时候操作麻烦,不能一步完成。
游戏平台:Steam
有 Linux 版本,就是不知道里面的游戏玩起来怎么样。
由于我放弃了使用 Debian,此事不了了之。
游戏:FF14 国服
国服的 FF14 不太好搞,因为它自己的登录器似乎不好处理。这方面的资料也很少,有篇文章看起来似乎靠谱些,到时候姑且试一下:
https://blog.csdn.net/LeonAcco/article/details/128645390
此外还有个游戏滤镜软件,估计没有 Linux 版本,到时候看咋整吧。
由于我放弃了使用 Debian,此事不了了之。
运行时:Node.js Python Git
有 Linux 版本,可以用 apt 直接安装。
安装 Node.js:
sudo apt install nodejs npm -y
安装完成后查看一下版本,能够显示的话说明安装成功了。
node -v
npm -v
办公套件:Office
没有 Linux 版本,代替软件的话 LibreOffice 比价出名,但是听说一些操作逻辑比较反人类。
Debian 自带了 LibreOffice,不过我只是打开看了下,没有深入体验。如果平时对 Office 依赖不强的话应该还可以。
也有很多人在 Linux 上用 WPS,不过我是尽量能不用就不用,WPS 是国产软件。国产软件的尿性你懂得,曾经爆出过用户同步到 WPS 云空间的文档被 WPS 检测出有敏感词,遂锁定或删除文件的操作,当时在知乎上也是掀起了一些波澜。
国产软件真的是。
网盘同步:OneDrive
这个有点难办,OneDrive 没有 Linux 版本,有些第三方的姑且可以试试。由于我放弃了使用 Debian,此事不了了之。
不过如果在 Windows 上已经存储了大量 OneDrive 的文件,在 Linux 上没法直接用,这倒不是 Linux 的锅,因为 OneDrive 文件夹有特殊的保护,所以非所有者用户无法查看里面的内容。这就是双系统时一个不好处理的地方。
压缩软件:Bandizip
没有 Linux 版本,考虑过用 7-Zip 代替,不过 Debian 内置的解压软件感觉用着也可以的。不过我只是简单的使用了下,不知道 7-Zip 和内置的能否解压 RAR 格式。
图像查看软件:HoneyView
HoneyView 对我来说看图体验很好,而且可以批量转换图片。这个也没有 Linux 版本。
Debian 内置的图片查看器不能满足我的需求。
图像编辑软件:Photoshop
考虑用 GIMP 代替吧。由于我放弃了使用 Debian,此事不了了之。
https://www.gimp.org/downloads/
远程控制软件:TeamViewer ToDesk 向日葵
TeamViewer 有 Linux 版本:https://www.teamviewer.com/apac/download/linux/
ToDesk 有 Linux 版本:https://www.todesk.com/download.html
向日葵有 Linux 版本:https://sunlogin.oray.com/download?categ=personal
都有,挺不错的。可能因为远程控制软件的业务需求先天就要求支持多平台吧。
由于我放弃了使用 Debian,此事不了了之。
Debian 相关知识
Wiki
https://wiki.debian.org/zh_CN/FrontPage
apt
apt 是 Debian 系的软件包管理程序。使用它安装软件时会自动处理依赖关系。
apt update
会从软件源重新同步包索引文件。源的定义在 /etc/apt/sources.list
中,国内使用时一般需要使用国内镜像源以提高速度,如清华源。
apt upgrade
会对当前系统中安装的软件进行检查和更新。
apt 和 apt=get 的区别在于,前者相当于后者的精简命令(参数)版本,在大多数时候可以取代后者,所以 apt 更为常用。
dpkg
使用 dpkg 可以安装单个软件,但是它不会自动处理依赖关系。
执行 sudo dpkg -i
执行 sudo dpkg -r
执行 dpkg -l | grep '
执行 sudo dpkg -P
执行 sudo dpkg -l | grep "^rc" | awk '{print $2}' | xargs sudo dpkg -P 删除所有 rc 包的残余配置文件。
收尾
在我把 lightdm 搞崩之后,在进入图形界面时直接黑屏,我就放弃了折腾。从事先调查到体验、截图写文,之后折腾到放弃,总共花了十几个小时。中间查谷歌看的网页都不知有多少个,但是有些问题的答案并不统一,可能多个方法里有一个对我有效。有些问题则没有足够易用、通用的解决方案。
Debian 的安装现在很方便。系统的中文翻译做的挺好的,自带的应用也够全面,小白上手容易。
但是少数几个应用有 bug,而且音视频播放器很垃圾。
在任务栏图标、多窗口切换等方面我感觉效率不佳。或许可以尝试换成其他桌面,但是我没继续折腾了。
安装独立显卡驱动是个灾难。让视频播放使用独显加速更难。
至于玩游戏时怎么调用独显,以及玩 exe 游戏我感觉也很难。反正我没进行到这一步。
最后我的感想是,如果你用的是轻薄本或低配台式没独显的情况,轻度使用如浏览网页、简单做做文档可以考虑。视频播放、编辑以及打游戏我觉得不行。
看视频存在一个奇怪问题就是视频播放时可能导致系统卡顿。我在用 Firefox 看直播视频,以及用 VLC 播放本地视频时都有相同的问题。CPU 使用率不高但是系统变得卡顿,你能感到系统的帧率不足 60,鼠标指针移动时都是跳的。不过 Chrome 和 MPV 播放视频时没有明显的感觉。
在 Windows 上提取 ext4 分区的文件
DiskInternals Linux Reader 是个可以免费使用的软件,可以以只读模式读取 ext4 分区并提取里面的文件。无视权限。
官网:https://www.diskinternals.com/
选择文件或文件夹,就可以提取出来。
我用它把我在 Debian 上的截图提取出来,然后格了 Debian 的盘。短时间内不想再试了。
Debian 12 从入门到放弃
-
Google Chrome 117GNU/Linux x64 -
Google Chrome 111GNU/Linux x64 hxd,快来Arch
-
Google Chrome 102Windows 剪贴板增强软件:Ditto 这个当初我用了俩月,真的难使,后来上知乎搜了才发现另一神器CopyQ 这个才是真的剪贴板的神,也有linux版:https://hluk.github.io/CopyQ/
远程控制首推国产开源的rustdesk 也有linux版
-
Google Chrome 115Windows 让我想起了那个名场景:so nvidia,fuck you!
ubuntu好用的啊,微信可以用的,用优麒麟的 2.1.4版本,但是体验一般,需要结合飞书和qq,ubuntu对我这种要搞深度学习很友好,各种包都好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