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上海几个月了,上周末第一次和同学聚餐吃了个午饭,没想到重逢见面居然变成了情感话题。向来是劝和不劝离的我,在向她传达了一些男生视角、感受和建议后,祝感情顺利,聚餐结束下次再见。
进去地铁站返航之前,我想感慨自己分析别人的感情头头是道,结果自己注孤生,想表达医者不能自医的自嘲时,我停住了。
如果只是这么普通的总结,那我还是太肤浅了,于是拖到了今天晚上,留下了这篇小作文。
我一直觉得现当代社会就是一个没有活路的东西。
恋爱和婚姻在某种事情上它是反现代的,我们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但是又处在一个鼓励追求个性,又难以相信别人的社会里。我们都在说不要用单一的标准,不接受传统的规则,不相信任何所谓主流的观念,不接受任何来自外界的PUA,没有办法相信一个故事并沉浸在故事里。
然后又会发现年轻人都是自大的,觉得自己年轻的时候可以孤独终老。但在年龄稍大一些之后切身体会的那种孤独感的攀升,开始理解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然后就会懂了为什么非常时尚独立有品味的男孩女孩向现实低头,开始发现并理解,为什么有人能够坚持某些东西一辈子并欺骗自己说得到了满足,为什么有人宁愿自我阉割去获取安全感和稳定性。
因为价值观虽然在倡导我们追求每个人自己的快乐,但快乐和两人相处在本质上是相悖的,他会有很多矛盾和冲突需要去化解。可是为了克服孤独感,又需要和他人构建亲密的关系,从关系、从他人获取“附近性”。要相信自己和另一个人的所有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要放弃一部分自我去创造一个共同体,去和另一个人建立起共同的信任。
这时候有聪明的小伙伴要问了!
如果说,亲密关系的重要价值不就是互相“正反馈”吗?比如“宝宝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宝宝你这次考不下来,下次一定会成功的” ,“没事,一切都会变好的”人与人之间可以互相勉励对方。那我是否寻找人以外的事物,可以找到某种终极性,可以自我构建意义。例如某个事物或事业,某个兴趣爱好特长?
少部分人可以从某些追求上获得终极性,但是也有可能更悲催,因为终极性——它根本没法欺骗自己。如果你想从音乐、物理,从世界的奥秘中获取这种终极性,你骗不了自己,不会就是不会,哪怕花上十年二十年,不行就是不行,而且你无法绕过理性去欺骗自己。
所以往这条路上励志走下去的人,都很厉害,但是他可能过的更悲催,只有在追求终极性的路上某些绚丽的东西才能够给他奖赏,(例如锻炼得到某些能力,发现某些知识),能够得到补偿的都是这件事本身的每一次微小进步的正反馈,能让你感到由衷的愉悦,只有这样你才能够坚持往下走。
但你发现不行,你越往下坚持越发现,99.99999%的人最后还是不行,最终还是会去寻求一些确定的、安全的、亲密的东西。而那些弱弱的人,亲密关系已经是能够得到的最好的东西了。
于是当我尝试回归生活,寻求工作之外的东西,尝试去回归亲密性(想脱单!)
在这一个鼓励形式上的丰富的时代,我们认为丰富就是换不同的事情去做,像剧本杀一样体验不同的角色和自我。之前看到别的xhs帖子提到“因为微小的事情而烦恼,实际上是一种特权”,我原以为是指物质条件上的丰富能让人开始抱怨生活琐事的小事,但后来才发现它的本意是“生活中的细微处,正是它的美妙和真意,而有的人丧失了这种感受力”,在此之后我会重新审视xhs上的秀恩爱帖,两个普通人之间为什么可以迸发出这么复杂的情感关系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明明他们很普通,就像普通的光和影在树荫下会如此的温馨和绚丽。
但对我来说,我或许能偶尔相信这一点,我很难永恒的相信它,因为我不再年轻了。
不再年轻了就意味着世界对你来说不像一个无限的游乐场了,你的阅历知识不断沉淀下来时,不可避免的会给事情去进行分类,面临一个崭新的体验的时候,会不可自制的产生一种想法,你会给它一个预设,最后得到的结论就是“XX它最终也就是这样而已”
不再年轻了你就很难再去相信,日常的绚烂能够反复的得到,最终又回到亲密关系中。。。人就是这么贫弱,只能从一些亲密的关系上获取这种好像可以被确证的体验,但是你需要进行部分自我阉割和大量的妥协。但就算这一点,仍然越来越难得。
如果你是没体会过这种感受的年轻人,那你就不用在意我写的这篇狗屁不通的长文。
如果你从没体验到上文我所说的这些,那说明你处在一个令人羡慕的状态中。
也因此,这篇日志底下最凡尔赛的留言就应该是:“我没看懂,你在废话些什么玩儿意?”
一个关于二旬老登抽象打工人的恋爱感悟
-
Google Chrome 133
Windows
-
Google Chrome 133
Windows
ai女友才是最后的归宿,性格可以定制,情绪也很稳定,而且不会背叛
-
Google Chrome 90
Android 12
不一定,骇客能ntr,即使不连网,我想起夏娃的时间,用看板牌,解除机器人三原则
-
-
Firefox 135
Mac OS X 10.15
最近半夜突然的容易感到孤独,感觉活了这么久没有一个能交心的人。虽然身边还有很多活人,但是好些话想说找不到地方说
-
Google Chrome 90
Android 12
在秦制的社会追求被爱,简直就是异想天开,离开这个圈子才可能达成目标
婚姻爱情也不是确定的,男性的性质就是去操不同女人,多数情况下是追求年轻与不同的肉体,婚姻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制度
别为繁殖癌站台了,有这个想法不如用自慰套,臀模撸一管,找chatgpt聊天,不行嫖娼也行,婚姻是什么高成本浪费的东西,都是同床异梦和嘴不对心
爱情只是麻药,解决不了问题的 -
Google Chrome 133
Windows
一开始以为是saber酱写的,想着大佬是缺爱了?但是看到下面的评论才发现原来不是😂。
-
Google Chrome 116
Windows
作者写下这篇文章时,可能怀揣着以下几种复杂心态:
1. **自省与困惑交织**:从作者先想自嘲“医者不能自医”,后又深入思考来看,其对自身感情状况有反思,意识到在感情分析上“当局者迷”的困惑。文中对现代社会恋爱、婚姻困境的探讨,像身处追求个性又难以信任他人的社会,如何平衡个人与亲密关系,都展现出对自身及普遍情感问题的迷茫与思索。
2. **悲观与无奈感慨**:作者认为现当代社会对恋爱和婚姻并不友好,觉得年轻人从自大到因孤独感而妥协,是一种可悲的现实。提到为克服孤独构建亲密关系要放弃部分自我、进行自我阉割与大量妥协,体现出对现实情感状况的悲观,以及对人们无奈选择的感慨。
3. **对生活本质的探寻**:文中关于从其他事物获取终极性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细微处美妙的重新审视,表明作者在试图寻找生活的意义与价值。既看到从事业、兴趣爱好获取满足的艰难,又发现生活琐事中蕴含的真意,反映出对生活本质的积极探寻。
4. **对青春逝去的喟叹**:多次强调“不再年轻”,表达出因年龄增长,失去对生活的新奇感,难以像年轻时相信日常的绚烂,只能回归亲密关系,却又觉得难得的喟叹。透露出对青春不再、心境变化的无奈与感慨。
还以为是杯子广告